新增专业、零调剂、保专业……2025高考高校招生新变化
多所高校公布2025年高考招生变化,包括优化大类招生专业、新增专业如“低空技术与工程”等。
部分高校实施本硕贯通培养,如北京理工大学建立“卓越班”和“智能班”,培养7年毕业的博士和AI领域拔尖创新人才。3.
为保障学生选择心仪专业,部分高校提供“保专业”政策,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4.
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新增双学士学位项目,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打破学科和专业边界。5.
同时,部分高校调整录取政策,如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提高学生转专业成功率。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1.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重点培养面向低空经济发展的策略需求的拔尖人才。本科招生方面,“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宇航与机电类”这个大类中进行招生,设立“ 低空技术班 ”。
智慧治理学院首次招生:智慧治理学院将于2025年首次招生,招生计划25人左右。该学院致力于培养掌握扎实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相关知识,具有卓越的数据分析、AI算法设计和智慧治理能力,能够解决治理领域现实问题的交叉复合型高端人才。
四个双学士学位项目2025年开始招生:去年已经推出了“社会学+心理学”“英语+历史”“经济+统计”三个双学位,今年将会推出“汉语言文学+人工智能”“传播学+人工智能”“公共事业管理”“统计学+环境工程”四个双学士学位。
拟新增3个本科专业: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2012年)的要求,经数学科学学院等院系申请,新增专业所在学部同意,并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2025年度数学科学学院等院系拟新增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统计学方向)”“数字治理”“工商管理专业(数字化的经济管理方向)”等3个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新开设院士班、卓越工程师班、创新班等人才教育培训班型,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提供更高的保研机会。
部分专业不再按大类招生:2025年化工与制药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不再大类招生,分别按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直接招生。
1.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学制四年,专业类别为交叉工程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它是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智能控制的交叉融合专业。专业学习将计算机与低空技术相结合,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主要培养融合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解决在低空经济运行中广泛存在着的“智能化-网络化-无人化”融合的复杂工程设计与技术问题,以及能够创新地提出低空智能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3.新增“智能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校今年中外合作招生专业为电信工程及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七个专业,均为北京邮电大学和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开设。
2025年首医临床医学专业(阶平班)和口腔医学专业(阶平班)继续招生。2025年医学实验技术专业招生;口腔医学五年制暂不招生;两个隔年招生的专业,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暂停一年;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招生。
将开设两个新专业:学校拟于2025年新设两个专业,分别为“人工智能”和“家政学”,目前正在申报中,或将于2025年开始招生。
本科生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202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的本科生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贯通培养专项分为两个阶段,学生可通过你自己的学习节奏有一定的弹性安排。第一阶段(第1-3学年),主要修读本科的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部分贯通课程;第二阶段(第4-8学年)主要修读研究生所需的贯通课程、跨学科课程、研讨课程,参加前沿讲座等,通过博士生资格测试后,进入博士论文研究阶段。
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整合数据科学、统计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新工科学科群,致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2025年将在人工智能师范和非师范两个方向进行本科生招生。
首经贸2025年新增琢玉班,按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不限选考科目,单独专业组招生。
今年北工大微子科学(实验班)将从电子科学技术(实验班)专业分离出来,独立招生,培养集成电路和芯片设计等领域人才。
2025年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该专业是面向国家“双碳”战略需求的前沿交叉学科专业,专业依托学校在化学、材料科学领域的深厚积累,聚焦新能源材料创新与器件工程化应用,致力于培养具备材料设计、器件开发、系统集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天津大学新增智慧建筑与建造、预防医学、运动训练三个新专业。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学制调整为四年。
新增两个学院:分别为人工智能学院和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培养未来科技领域精英人才。
“中国古典学”专业依托学校底蕴深厚的文史哲学科,融合跨学科方法,超越多学科分野,建立以传授核心经典为载体的小、精、尖课程教学体系,采取基于交叉的本科人才教育培训新模式,以古典语文学和古代历史为基础,以先秦-秦汉经典为核心,辅以古希腊—罗马元典,推动中华文化现代诠释与国际传播,助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培养既继承中国古典文明经典精神,又具备世界人文学术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1.实施双学位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2025年新增自动化+工商管理,城乡规划+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三个双学位班,毕业证书注明两个专业信息,学位证书注明所授予的两个学士学位信息。
3.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学校经管学院于2025年新增本科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据科学基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跨学科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该专业结合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育学生在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应用及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商业、金融、医疗、政府等领域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025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本科专业由原本的3个增至7个,为AI、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金融科技。学校本科阶段将按照大类培养,入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大二结束时进行专业选择。
新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今年西湖大学本科生招生专业将增至8个,分别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